新闻中心News

欢欢喜喜过大年丨舌尖上的福建非遗美食大赏新葡萄娱乐APP

2025-03-27 09:12:2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伴随着除夕夜的钟声,家庭团圆,年夜饭的温情成为辞旧迎新的重要仪式。而在这浓厚的年味中,福建的非遗美食犹如璀璨的星星,闪耀在微缩世界的舞台中,带给我们味蕾的极致享受。

 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,我们一同踏上舌尖之旅,探索那些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承的闽菜经典。首先映入眼帘的,便是被誉为“中华第一汤”的“佛跳墙”。这道美食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市,历史足足有百余年。它最初由清末名厨郑春发创制,融汇满汉全席的精致技艺和独特的闽菜风味,成为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佳肴。2008年,这一独特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意味着它不仅是味觉的享受,也是文化的承载。

  佛跳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丰富材料,融合了海鲜、肉汤和新鲜蔬菜,每一口都像是在演绎一场盛宴。福州线面则是另一道不容错过的主食。这种细腻滑爽的面条与汤汁相得益彰,方言中“面”与“命”的同音寓意,使得它成为春节餐桌上寿命的象征。2017年,闽清线面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新葡萄娱乐平台展现了这道美食的深厚文化底蕴。

欢欢喜喜过大年丨舌尖上的福建非遗美食大赏新葡萄娱乐APP

  当谈到福州饮食文化,鱼丸的地位无可替代。在福州,有句人人皆知的说法,“无鱼丸不成席”。福州鱼丸以其鲜嫩的入口感和弹牙的口感,一直以来都是餐桌上的明星。作为中国传统鱼类加工的代表,其背后更隐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。2007年,福州鱼丸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了福州文化的象征。

  此外,在迷人的鼓浪屿,有一款饼叫做鼓浪屿馅饼,其外皮轻薄,内馅甜美,堪称无数厦门人生活中的甜蜜回忆。2022年,鼓浪屿馅饼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还有莆田红团,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美食,其红色外观看似平常,却蕴含了团圆和喜庆的深层含义,也在2022年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而提到福建的甜点,怎能错过漳州的白水贡糖?这种历经多个朝代的经典美味,凭借它的清香与细腻,成为了每个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味道。2019年,白水贡糖制作技艺同样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此见证了它与激情岁月的交织。

  在这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上,还有沙县小吃的普遍风靡,它代表着福建的“小而全”,小而精致,历史悠久。沙县小吃的手艺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。2021年,这项技艺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显现了其在美食界无法取代的地位。

  福鼎肉片也是值得提及的佳品,其独特的酸辣口感在每个福鼎人的心中,都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。无论是在外地求学还是工作,回家后的第一口福鼎肉片,都是对故乡的眷恋。作为中华十大区域特色小吃的代表,福鼎肉片被大家视为“打卡”必吃美食,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美食价值。

  而说到节日美食,畲族的乌米饭也绝对有自己的位置,尤其是在宗族聚会和节庆活动中,乌米饭承载着亘古传承的记忆。2011年,乌米饭的制作技艺甚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福建唯一入选国家推荐的民族餐饮美食。

  岚谷熏鹅更是别具一格,酒香四溢、肉质鲜嫩的熏鹅,正是传统与现代相融的完美展示。2022年,岚谷熏鹅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承载着当地人对食材与情感的热爱。

  在这个团圆的佳节之际,愿来自福建的非遗美食传递着浓厚的年味和新年的喜悦。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故事,每一口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,让我们在这个新年,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温馨,同时也为那些醇厚文化与美食的传承而欢喜。愿新的一年如同这些非遗技艺般,充满精致、美好与光彩,闪耀在我们心中!祝大家新年快乐,合家幸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搜索